□《人民日报》记者 刘成友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2500多年前,孔子在这里设坛讲学,弟子三千;2500多年后,依托一个安静的古城,这里崛起了九州体育,(中国)网站首页。
举世闻名的孔子、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将赋予这所距“三孔”仅三里之遥的大学怎样的内涵?金秋时节,记者探访这所校园,感受浓浓的人文气息、传统文化的烛照、学生们青春而沉潜的面影。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被多所高校引进
“从孔子家乡的大学里走出来的学生,如果不熟悉《论语》,脸上会挂不住的。”选修了上个学期《论语》选读课的学生蒋雪影对记者说。
《论语》选修课,在该校已经开设了20多年。起初是历史文化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没想到大受学生欢迎,堂堂爆满,授课地点也由大教室移到学校的学术报告厅。3年后,这门课成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
“上过《论语》选读课的学生,对中国儒学发展史都有大体的了解认知,对孔子的文化和教育思想都有准确的理解。”历史文化学院成积春教授,从1991年至今一直为本科生开设这门课,参与见证了学校传统文化校本特色课程的发展建设。他深有体会地说:“这些传统文化课,滋养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让学生们更知礼、更儒雅,更有文化根基。”
摆在记者面前的《孔子与儒家文化》、《儒学与<论语>选读》等一本本教材,是该校自编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更让人欣慰的是,这些课程,并不局限在本校内部“自炒自卖”,而是走出校门,被济南、济宁等地多所兄弟高校引进。
据介绍,目前学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家人生与道家智慧》、《<论语>中的孔子智慧》、《中华元典与人文修养》等近30门校本课程,形成了传统文化类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另一个公共必修课程模块“国学修养”也大受学生欢迎。仅一个学期,选修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大学生超过3000人。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传统文化类相关课程,至少要超过72学时,修满3个学分。
“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在故纸堆里讲经”
“当代社会孔融应不应该让梨?”“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诸如此类与当下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不是出现在大学生辩论赛上,而是出现在曲阜师大的传统文化课堂上。热烈的讨论气氛,引发了学生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这些问题讨论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和修养。”选修了《孔子与道家思想》外国语学院学生刘晓东深有感触地说,“青少年就像疯长的小树,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帮我们清除掉杂枝乱叶。”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决不是在故纸堆里讲经,而是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高大学生的国学修养,以优秀文化铸魂,为人生之路奠基。”曲阜师大党委书记荆兆勋说。
在这里,传统文化课程不是刻板守旧的代名词,传统文化原来那么生动有趣接地气。该校傅永聚教授所著《生活中的儒家伦理》,讲了日常生活中200多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荣获首届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一等奖。
成果“高端化”,学术“大众化”,让传统文化在校园散发出新魅力。《孔孟与老庄》、《孔子智慧与文化中国》、《中国文化之旅》等一批“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专题讲座,场场满员,一座难求。该校创办的国际孔子文化研究门户网站中华孔子网,总浏览量已近30万人次。
如今,国学教育已经成为曲阜师大的一个“金字招牌”,在省内外形成了品牌效应。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和研究及全文数据库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入选成果《两汉<尚书>学研究》等一大批重量级课题也花落该校。
研究生谭越和20多名同学作为专家团队的助手,协助完成历代孔府档案文献的扫描、梳理、编目工作。他说:“求学期间就能够跟随名师攀登学术高峰,听他们畅谈对学术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让我终生难忘。”
扎根社会和民间,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
“我愿意做一粒小小的火苗,哪怕照亮他们身前一米的天空。”
这是曲阜师大研究生孟娜社会实践日记里的话。她们的“认识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服务队,去年在陕西蓝田韩河小学,与留守儿童聊典故、谈论语、讲礼仪,至今历历在目。
“儒家文化齐鲁行”团队则辗转济南、青岛、天津等地,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生身着汉服表演成人礼、射礼,让人们现场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该团队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服务队;雅乐社面向市民举办民族器乐、民族舞蹈展演等公益演出,一年十余场;“孔子文化月”活动连续举办七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据介绍,学校现有178个学生社团,其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有36个,占社团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传统文化只有在民间扎下根,才能真正接地气。”该校文学院院长单承彬教授说。
文学院师生的“扎根”,体现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引入课堂教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七位教授带领学生团队,耗时三年,调查整理山东各地地方曲艺,建起地方戏曲剧目剧本抢救整理文字资料库、音乐唱腔唱段影音资料库、传承谱系调查库,并制作了十部艺术专题片向社会推广。
去年夏天,六位非遗传承人被聘为学校客座教授,走进大学课堂,边唱边教、开门收徒,至今已有三十多位本科生成功拜师。研究生靳洋四年前拜师山东快书非遗传承人王明霞,如今登台已是有模有样。他深有体会地说:“老师们一招一式,一板一眼,无论是唱腔还是身段,都给看惯了大片的同学们带来了新鲜和震撼。”
周边地市文化部门主动上门,与学校联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研究中心。在该中心的支持协助下,渔鼓等三种地方曲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取材自民间曲艺,由音乐学院创新编排的群舞《大鼓小妞》,一举捧得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